电 话:
邮 箱:
2015年,电影《夏洛特烦恼》横空出世,沈腾和马丽的“沈马组合”大杀四方,闫非和彭大魔成为新锐导演。
仅仅2100万的成本却收获14.44亿的票房,话剧改编电影让背后的开心麻花赚得盆满钵满。
“沈马组合”除了在话剧舞台打怪升级,更是多次登上春晚舞台演小品积累国民好感度。
这才有了后来叶赫那拉氏的某位明星在接到《夏洛特烦恼》剧本时爱搭不理,多年后被无情打脸的段子。
然而,盘点开心麻花自2015年来主导的10部电影,除创业作外,他们的电影基本上口碑和票房成反比。
电影的成功,开心麻花团队背后的操持功不可没,电影的班底几乎都是从开心麻花成长起来的,剧本更是脱胎自舞台剧《夏洛特烦恼》。
开心麻花制作+闫非、彭大魔执导+“沈马组合”领衔主演,似乎就等于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然而在巨大的成功背后,暗流已开始涌动。
据说周申、刘露这组导演在筹备《驴得水》时,在同事的婚礼上碰到了开心麻花的老总张晨,他们一拍即合。
这部几乎全员素人的电影在上映时并没有延续开心麻花票房上的神话,不过作为一部有着严肃讽刺内核的喜剧却收获了不俗的口碑。
这部电影对于开心麻花的喜剧厂牌有着特殊意义,证明了这个团队驾驭高级喜剧的能力。
这一年,闫非、彭大魔决定出走老东家单干,开心麻花面临前所未有的人才流失危机。
宋阳、张吃鱼继续着开心麻花特有的双导演制,电影的“含腾量”不高却被拿来当主演宣传,实则由艾伦搭档马丽领衔主演。
马丽饰演的正义女记者和艾伦饰演的打假拳的互换身体,因错位的性别和身份闹出不少笑话。
多年后的今天,除了马丽的“铁锅炖我自己”,沈腾的“你过来啊”,还有秀念的花式发传单,这部电影能剩下的还有啥呢。
闫非、彭大魔成立西虹市影业,开心麻花入股,这样的和平分手对影迷似乎也更容易接受。
双方分手后合作的第一部电影《西虹市首富》粉墨登场,然而这一次“沈马组合”没能继续合体是电影的一大遗憾。
这一次电影里沈腾饰演的王多鱼,将废柴青年一夜暴富的幻想奇观展现得更加疯狂,也让这种喜剧被称为“白日幻想流派”。
在商业的成功背后,这部电影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套路化拍片和剧作本身欠缺打磨,对比《夏洛特烦恼》俯首可拾的金句,本片虽说也有,却很有限。
如果说这部合作的电影还能掩盖开心麻花“低分高票房”的现实,接下来这部由开心麻花力推的新电影,则给影迷直接带来了“惊吓”。
力推的新人黄才伦完全不被市场接受,哪怕有艾伦和沈腾甘做绿叶,加上“京女郎”卢靖姗,都根本无法拯救这部烂片。
至今这部电影还钉在开心麻花烂片的耻辱柱上,那6.04亿与其说是票房,不如说是观众的被诈骗的金额。
要说能拯救开心麻花口碑的,还得是《驴得水》的团队,这支在麻花内部的另类团体再次出击,临危受命去解决厂牌难以为继的名声。
周申、刘露执导,任素汐领衔主演,这个铁三角不负众望在口碑上帮开心麻花扳回一城,只是在票房上始终差点意思,延续了团队叫好不叫座的处境。
看来开心麻花想站着把钱挣了,这还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于是公司痛定思痛,在接下来的两年内选择低调行事。
没有闫非和彭大魔的开心麻花是不完整的,于是双方继续深度合作,在两年后推出了这部电影。
黄才伦找准定位做回配角,马丽虽说是宣传上的一番,不过实际电影播出后全靠魏翔人保戏撑起了整部电影。
说起魏翔的喜剧之路也颇为坎坷,当年要不是好兄弟沈腾保他,他险些被开心麻花辞退。
他在喜剧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终于挣得当男一号的机会,他也铆足了劲卖力演出,最终在当年的春节档打出一片天。
这部电影在剧作上就是缝合怪,唯一的亮点就是魏翔的表演,但这也无法掩盖开心麻花和西虹市影业创作上的弊端,“低质高票房”的标签似乎被钉死。
“沈马组合”自《夏洛特烦恼》开机8年后真正意义上再合体,这个彩蛋也被埋在了电影的台词里。
这部电影在喜剧之外,居然有着不输顶级国产片的视觉特效,月球基地和飞船的建模肉眼可见的花钱和用心。
商业上的成功更是大大提振了开心麻花继续搞喜剧的信心,口碑对这家公司有什么用呢?能搞钱才是王道。
这部一度难产的电影上映后简直是灾难,《李茶的姑妈》倒是有了垫底的新同事。
它是开心麻花最赔钱的电影,没有之一,在此之前开心麻花的标签是“低分高票房”,这一部更像是想跪着挣钱却没挣着。
对于一坨翔,实在没有必要拿着放大镜去看,毁灭吧,赶紧的,观众以后买票可得长点心了,就这玩意也能卖3亿?!
电影在剧作上使用简单粗暴的两幕式结构,整体观感还是偏小品式,最好笑的段子也几乎都放进了预告片。
无奈当下喜剧电影不给力,全靠同行衬托,类型片影迷实在饥渴,在降低预期的前提下倒也不妨一看。
9年时间,开心麻花在电影行业野蛮生长,从电影新人成长为国内生产喜剧片的一线大厂。
只是这厂牌的口碑一言难尽,7分以上电影有4部,2部超级大烂片,外加4部勉强及格的,“低分高票房”已成了影迷对其的普遍认知。
以上10部电影只统计了开心麻花主导的,并未将它参投的电影计算在内,如《满江红》和《飞驰人生》。
也没有把开心麻花的演员参与的烂片算在它头上,如《哥,你好》和《温暖的抱抱》。
开心麻花也好,西虹市影业也罢,它们似乎忘记了当年制作《夏洛特烦恼》的初心,渐渐走向了末路,成为观众纷纷躲避的烂片标签。
认真打磨一个好剧本,用戏捧人才是长久之计,而人保戏终会有被观众厌弃的一天。(撰文:木未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